产品中心
产品中心
实现‘当日达’全球黄冈鳗鱼产业迎来新机遇
实现‘当日达’全球黄冈鳗鱼产业迎来新机遇
时间:2025-03-19 来源:华体汇app官网下载-鱼类

  在寒冬的气息中,黄冈市的武穴鑫马生态鳗鲡智慧产业园养殖基地却展现了生机盎然的景象。一条条肥美的鳗鱼时而跃出水面,激起一阵阵水花,形成一幅“鱼跃人欢”的美丽画卷。这是由福建天马集团在黄冈投资兴建的五家养殖公司中顶级规模的一家,展现了福建与湖北的合作成效。

  随着全球人口对健康饮食的需求持续不断的增加,鳗鱼作为营养丰富的食材,其市场占有率也在逐步扩大。作为“海底软黄金”和“水中人参”,鳗鱼以其独特的美味和高营养价值受到了广泛的青睐。然而,鳗鱼的养殖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的高市场价值与高门槛养殖技术密切相关。

  首先,鳗鱼苗的稀缺性使得人工繁殖仍然是一个待解决的难题,目前市场上大多数苗种依旧依赖自然水域捕捞。其次,鳗鱼对水质的要求极为严格,养殖基地往往需要靠近流动水源并远离人居。工厂化养殖的初期投资通常高达数亿元,确保生产条件达到标准。最后,饲料成本也是一大负担,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每吨价格高达1.5万元。

  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冈市当局在2021年6月开始重视鳗鱼的养殖发展,经过调研发现,浠水的一家鳗鱼养殖基地亩产效益超出10万元,顿时引发了对于鳗鱼养殖的重视。为此,黄冈市决定将鳗鱼作为全市特色淡水产品的主攻方向,主动对接国内顶尖的鳗鱼养殖龙头企业。

  截止到2024年,黄冈市的鳗鱼养殖公司数已增加至16家,养殖面积更是达到了4116亩,三年的时间里,养殖面积几乎增长了十倍。这一发展让黄冈市的鳗鱼产量突破了1.2万吨,占据了湖北省市场的80%以上,成为省内的产业领军者,排名全国第四,仅次于广东、福建和江西。

  面对这一产业的迅速发展,黄冈市委书记李军杰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希望可以让鳗鱼从黄冈“上飞机,出国门”。为实现这一目标,2024年11月1日,黄冈市与福建天马科技集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天马科技计划在现有基础上将黄冈地区的养殖规模扩大一倍,投入资金将达到20亿元。此外,新的烤鳗加工厂将在当地落成,同时还将积极对接花湖机场,以实现鳗鱼的快速出口。

  这一项目的积极落实,得益于黄冈市主城区与鄂州花湖机场的地理优势,两者之间的直线月,黄冈市政府与顺丰集团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运营黄冈市临空经济区花湖机场城市货站。该货站具备收运、预安检、报关等一系列功能,实现“当天发货、当天报关、当天上飞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鳗鱼的出口效率。

  以往,黄冈鳗鱼的出货流程往往需要经过福建的加工,最后再经过上海出关,这样不仅耗时长,而且增加了运输风险。而如今,鳗鱼到达黄冈临空经济区城市货站后,经过一系列手续,只需15分钟便可抵达鄂州花湖机场,并能搭乘当天的航班,迅速飞向世界各地。特别是到日本大阪,直飞的时间仅需3个小时,极大提高了鳗鱼的存活率及出口成本的降低。

  通过优化养殖、提高运输效率,黄冈市的鳗鱼产业链正在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不仅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也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了更多新鲜、健康、美味的选择。未来,随着“当日达全球”政策的实施,我们大家可以期待,黄冈的鳗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更广泛的国际市场覆盖,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黄冈市在鳗鱼养殖上的探索与实践,将会成为另外的地方发展特色产业的优秀范例。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