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授予哈尔滨市“中国寒地小龙虾之都”区域特色品牌称号。近几年,作为“外来物种”,小龙虾适应了寒地生长,“安家”黑土地,从“舌尖美味”逐步长成致富大产业。
进入夏秋时节,每天端上冰城市民餐桌的小龙虾多达10吨,其中,“本地货”占比慢慢的升高。冰城寒地小龙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为乡村振兴打开了广阔的增收路,开创了“农头工尾”产业实践,更为农文旅融合增添了一道亮色。
在哈尔滨长岭湖的一片水塘边,养殖户捞起渔网,查看小龙虾长势。作为哈市最大的寒地小龙虾养殖基地,这里有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技术上的支持,每年以大棚养殖、池塘放养的形式,“南繁北育”虾苗4500万尾,极大地满足了周边县市养殖供应。
达慧农业负责人李健和记者说,目前该养殖基地共有大棚35栋、池塘2000余亩。自进入8月捕捞季开始,能持续4个月向市场供给寒地小龙虾,年销售小龙虾20万斤左右,其中,有5万斤是以“礼盒”的形式销往外省。
哈尔滨市农业农村局渔政处处长杨宝刚表示,近年来,随着寒地小龙虾有关产品市场热度慢慢的升高,哈尔滨市围绕寒地小龙虾品种选育、苗种生产、养殖生产、品牌建设、物流销售、农文旅融合等方面全链条发力创新。推出寒地小龙虾“南繁北育”和“自繁自育”两种模式,突破苗种繁育、养殖生产、长途运输、应激反应等多项技术瓶颈,科学构建起科学技术研发、苗种生产、技术推广、产业配套相互协调的寒地小龙虾高水平质量的发展体系,取得显著成效。
“稻田养殖,米卖一份钱,虾卖一份钱;池塘养殖,收益则会更高。”李健和记者说,寒地小龙虾的规模化养殖,为乡村振兴增添了巨大助力,不仅开拓了一条“一田两用,一水双收”的增收渠道,更让“慧”种田理念深入人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农业的模式,加快了农业现代化步伐。
在通河县富林镇长兴村,农户从田间拎起“地笼”收获寒地小龙虾。这里的“稻田虾”直接“链”着加工车间,活蹦乱跳的寒地小龙虾出水3小时,就能变成“虾饺”。
通河县寒地小龙虾养殖协会会长李久明和记者说,进入捕捞季以来,长兴村每天都要捞虾几百斤。通河生态稻田为养殖寒地小龙虾提供了优良的环境,“虾为米提质、米为虾增香”,虾、稻携手闯开更广阔的市场。
承接寒地小龙虾加工的企业,就坐落在哈尔滨市呼兰区雪花路上。在黑龙江合味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一盘盘煎虾饺热气腾腾出锅了,每个煎饺馅料由两枚虾腰组成,半开口的设计,正好露出虾肉,红彤彤的,香气诱人。
哈尔滨市寒地小龙虾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黑龙江省寒地小龙虾产业研发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毛礼兴和记者说,养殖实践中,个头大的小龙虾不足三成,大的直供餐桌,更多的都要进车间加工成虾尾等,有了“农头工尾”保障,养殖户没了后顾之忧,养得好,更不愁卖得好。
寒地小龙虾收获时节,正是南方小龙虾的生产淡季,随着湖北潜江、江苏盱眙等地小龙虾供应链“季节性休息”,冰城寒地小龙虾凭借深加工产业链条和产品多样化,强势进入市场,呈现出“南北接力、北虾南游”态势。
小龙虾自带网红属性,深受年轻人的喜爱。随着寒地小龙虾养殖遍地开花,哈尔滨涌现出一批“寒地小龙虾村”,小龙虾凭借自身流量,成为农文旅融合产业路上的一支劲旅。
今年,哈尔滨市农科院提出了“一虾二菌三粮四蔬”的发展目标,在众多产业中,寒地小龙虾“打头阵”,其中,一个200万尾繁育基地就投建在杏林村。
进入捕捞季节以来,松北区乐业镇杏林村村民陈华的池塘天天游客爆满,一把鱼竿二两肉,一会工夫就能钓上半斤小龙虾,大人孩子玩得不亦乐乎,餐桌上就吃自己收获的这道菜。陈华说,以前池塘养鱼也搞过垂钓,从没想过能这样火,如今进村的游客,都要到垂钓园打卡。“寒地小龙虾真是一道盛宴,是让乡亲们端上旅游饭的头道宴”。
在松花江南岸的宾县,今年有4个乡镇推广稻田寒地小龙虾养殖,形成了以钓虾为招牌的农业观光游线路,传统农业转型踏上农文旅融合之路。乡亲们都说,可别小看了这小龙虾,它的价值绝不止一斤卖那几十元钱。
截至目前,哈市已建成寒地小龙虾苗种生产基地12个,预计到2026年,全市寒地小龙虾苗种生产基地达到20个,产能达到1亿尾,稻虾共作和池塘养殖面积达到50000亩,初步形成科学技术研发、苗种生产、种养结合、产销对接、产品加工相互融合的地域产业。
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马晓非表示,寒地小龙虾产业是以创新为驱动的一个产业典范,如何合理地布局重点产区,推动产品精深加工,推动寒地小龙虾产业与旅游、文化等产业深层次地融合,是提升农业科学技术新质生产力的一道全新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