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腾不息的长江,在芜湖十里江湾处,突然拐个接近直角的大弯,然后向北滚滚而去。这个大湾像极了母亲的双臂,将芜湖鸠江区二坝镇轻拥入怀。在长江这条母亲河怀抱里的二坝镇,坐拥23.2公里黄金江岸,享有温润的气候,丰富的水资源,造就了它在农业生产上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乡村振兴的重点是产业兴。产业振兴是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源泉,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乡村产业振兴作出部署,强调“壮大县域富民产业”“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近年来,二坝镇因地制宜,充分的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壮大蔬菜、水果等种植业。在助力乡村产业尤其是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二坝镇探索了多种发展方式和路径,有效推动了乡村产业发展壮大。江北葡萄如葡萄中的“爱马仕”,稻虾共养让“闲置地”变身“农忙地”、“聚宝盆”,“江北菜篮圩”特色品牌越来越响亮,二坝处处好“丰”景……一段段人与土地、与长江和谐共生、蒸蒸日上的振兴故事,正在二坝大地不断上演。
每到葡萄上市的季节,芜湖的大街小巷里都充斥着江北葡萄的售卖声。个大、皮薄、多汁的江北葡萄,深受市民欢迎。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芜湖市场上的江北葡萄,大多出产于二坝镇的水楼村。
“二坝镇葡萄种植最早可追溯到1986年,葡萄品种主要为巨峰,还有少量的藤菍、阳光玫瑰。”水楼村党委书记骆平介绍说,水楼村位于二坝镇的西南部,总面积11.2平方公里,辖23个自然村,境内河网密布,村里耕地面积6100余亩,拥有多年的蔬菜、葡萄、西瓜种植历史。其中,著名的江北吊瓜因糖分分布均匀,汁甜肉脆,备受市民群众青睐。
水楼村目前有西瓜种植培养面积600余亩,葡萄种植培养面积800余亩,芜湖市场上的江北葡萄大多产自水楼村。骆平说:“水楼最著名的农产品,还要数本地的巨峰葡萄。我们的葡萄经过多年的改良,果肉鲜嫩多汁,味道甘甜独居风味。”
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增加葡萄种植的附加值,2022年5月水楼村成立了村党组织领办的芜湖水盛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全力发展葡萄、西瓜等特色种植产业。同时,探索“村党支部+农民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统一收购标准,统购统销打造“江北水楼村”“江北大龙湾”地方特色品牌,推动葡萄、西瓜实现优质优价。去年,全年统购统销葡萄14万斤,销售额达35万元。
“既增加农民收益,又壮大集体经济。”为让水楼的葡萄能走进商超,2024年水楼村积极开展葡萄的绿色产品认证申报。如今,水楼村蔬菜种植培养面积达3800余亩,其中大棚蔬菜2300,葡萄种植培养面积达1100余亩,畜禽养殖专业户20户,农业生产走在了二坝镇前列。2020-2023年,水楼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实现从6.59万元、15万元、62.68万元、300万元的“直线万元。
每到丰收季即将来临,稻子染上了金黄,在二坝镇康湾村的澳洲龙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里,环绕稻田的养虾沟渠里正一片忙碌。养殖人员捕捞出的澳洲蓝龙虾个个体型饱满,活力十足。
康湾村离长江不远,康湾大外河、中港河两条河流穿境而过,南边通过保安泵站汇入长江,北边通过观寺港泵站连通裕溪河,凭借得天独厚的水资源条件,成为龙虾生长的理想之地。
澳洲淡水龙虾学名“红鳌虾”,原产澳洲北部,因富含低脂肪、高蛋白钙及多种氨基酸,被誉为虾中贵族,口感很好,但对水质要求也很高。稻田里种植的也不是普通水稻,是可以长到1.8米的巨型稻。“稻虾共生”模式实现了水稻和虾类的互利共生,不仅仅可以提高水稻和虾类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
“全程无农药、无化肥,是真正的绿色生态米,口感相当好。”养殖员王国江自豪地说。
“目前,村里正在注册‘康湾龙缘生态米’品牌,逐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康湾村党总支书记汪振同介绍说,康湾村澳洲龙虾生态养殖示范基地一期130亩,项目主体单位是芜湖澳龙科技有限公司,由碧源澳龙(上海)生物有限公司、芜湖市鸠江乡村振兴投资有限公司和鸠江区康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共同出资设立,计划通过稻虾共养模式,达到粮渔双收的生态农业发展目标。
康湾村的稻虾共养项目不仅将闲置的土地充分运用起来,也为村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以往村民主要种植水稻、油菜、辣椒、西瓜等,收益有限。加上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老龄化严重,一些土地被闲置。”汪振同感慨道:“现在我们以每亩500元的价格流转土地,用于稻虾共养示范,每亩能有5000元的收益,村民也能在家门口打工挣钱,每天收入100至150元不等。明年我们计划将规模扩大至200亩至300亩,带动周边更多民众参与养殖,推动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壮大。”
被称为芜湖“菜篮子”之一的天河村,素以出产蔬菜而闻名。“天河行政村地处二坝镇最北端,地域面积9.8平方公里,耕地4858.18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大棚蔬菜为主。”天河村党委副书记王瑞玲介绍说,目前大棚面积近3000余亩,并逐年扩大。村里盛产辣椒、茄子、西红柿、有机花菜等农产品,且远销全国多个省市。
2022年7月,天河村成立了党组织领办的芜湖天河蔬菜产销专业合作社。从成立之初,天河村就坚持从实际出发,选准选好合作社的发展项目。
“因为蔬菜品类繁多,统购统销难度较大。我们得知村里的养殖户生产的土鸡蛋,虽然品质很好,但却找不到销售经营渠道。于是我们想到利用合作社帮助村民们统一销售土鸡蛋。”王瑞玲说,合作社把从农户手中收购土鸡蛋,经过统一包装后,在微信、抖音等线上平台销售,很好地解决了销路问题。“目前,合作社每月统销鸡蛋4万只,月营销额4.4万元。”
合作社还通过打造“江北菜篮圩”特色农产品品牌,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截至目前合作社已统销农副产品50万元左右,营销额11.4万元。
以前的天河村,主干道两侧存在多处“闲置地”,杂草丛生,环境较差,不仅造成耕地资源的浪费,也影响村容村貌。为盘活这些土地,改善人居环境,经过努力,天河村通过“小田并大田”整治“闲置地”300余亩,流转给种植大户,租金每年15万元,让“沉睡”多年的乡村耕地资源成为活跃乡村集体经济的“希望田”。
“此举不仅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同时也改善村里的人居环境。”王瑞玲笑着说:“在‘小田并大田’后,村里投资了200多万元用于建设美丽宜居村庄,拓宽步道并安装路灯,在田地边角处增添景观绿植,打造了廉洁文化长廊,村民茶余饭后也有了可以休闲聊天的好去处。”
“全镇现有水产养殖面积2.1万亩,可耕种土地面积约4万亩,其中大棚蔬果种植培养面积约2万亩,粮油作物种植培养面积约1万亩。”二坝镇农业水利办公室主任钱扬诚和记者说,二坝镇蔬菜瓜果等种植历史悠远长久,每年八九月份江水回落,很多农户都在江滩上种植瓜果蔬菜,由江水带来的丰富营养的东西滋润,产出的蔬菜瓜果病虫害少、品质好,因此声名在外。Comment by xtb: 介绍说 “和记者说”可以删掉
目前,二坝镇的大棚蔬果种植业、淡水养殖业已形成了以长江外护圩为中心,向四周发散的发展形态趋势。大棚种植蔬果品种越来越丰富,为芜湖市的“菜篮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钱扬诚介绍,近年来二坝镇抢抓城市功能与结构优化外迁的机遇,实现快速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乡村加快速度进行发展。并立足已有的淡水水产、大棚吊瓜、江北葡萄和有机果蔬四大传统农业产业支柱,加大特色农业的开发力度,推进农副产品的配套开发,延伸农副产品产业链,建设综合性的农副产品深、精加工中心等促进农业综合效益提质增效。
“镇里还存在蔬果种植大多是散户,大户较少,且生产经营还处于原始粗放型的状况。”钱扬诚说,为改变这一状况,镇有关部门积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创业培训,合作社带头人及农业企业、专业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等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整合现有的四大农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提升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和竞争力,从而带动群众就业,提升农民收入。同时,鼓励农民以土地、林业、资金、劳动、技术、产品等为纽带,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试点推广“订单收购+分红”“土地流转+优先就业+社会保障”“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多种形式,让农户参与集体,分享集体的收益。
缘水而兴,因水而美。如今的二坝镇,正以昂扬的姿态阔步向前,一如长江怀抱里的一颗闪亮“明珠”,魅力绽放。